可不耐道门冷清的道士和种民也日渐增多。不愿追求飞升的道士缴上度牒和心印,带着跟随他们的种民降落红尘,或者建国立业,或者收徒讲学。建国立业者称王称霸,收徒讲学者是红尘十家的祖师。
昆仑本山依旧不闻不问,世内和世外彼此相忘。
直到五百年前,太一山的三个厉害道士出了洞天,号称三王,削平了战乱不止的红尘列国,又奉其中一人为益皇帝,向昆仑本山索要灵脉。
益皇帝请求昆仑本山道:“当年我等为道门开辟洞天福地,斩妖除魔。如今红尘百业待兴,请道门长老会念我等旧日功苦,发还我应得的一份。”
道门长老会拒斥:“道士一切归公。汝等已经还俗,背道而行,岂有索回的道理!”
几番交涉无果,益皇帝遂发兵攻打境内的道门福地,拆毁道观、驱逐道士和种民。
昆仑本山大怒,向天下人宣布三王皆已入魔,命荡魔院下山讨伐。
三王与附从的十家,和道门荡魔院在牧野会战十日,无数神通者陨落,局势竟然僵持,昆仑本山一时无法获胜。
道门哗然,异议蜂起。太一山的陆真人遂在长老会上弹劾昆仑本山的掌门赏罚不分,误判三王入魔,力主道门与三王讲和,免得红尘生灵涂炭。
昆仑本山不听,反判陆真人面壁。陆真人逃出昆仑山,号召太一山倒戈,同情太一山和三王的龙虎山、蓬莱岛二大宫观也加入了倒戈一方。昆仑本山之外,另外四大宫观坐壁上观。
牧野之战的形势于是逆转,太一山和三王大败昆仑本山。支持昆仑山的长老或者陨落、或者面壁。新的道门长老会决议褫夺昆仑山的本山之位,升太一山为新本山,陆真人为新道门的掌门。
三王和新道门另立新盟誓,新道门归还三王应得的一切灵脉,三王也敬新道门为师,不再生事端。王统和道统就此并行。
这便是道门历史上的第一次神仙战争。奠定太一本山至尊地位的陆真人升入塔林后,便被后人尊为陆祖师。小狐狸观水是他仅存的苗裔了。
此后四百年太一本山厉行改革,将八大宫观分为更小的二十四宫观,将九大镇洞法宝悉数收入太一山保藏派遣监院监督,减少地方权柄;又提升本山七院地位,集中各观精英弟子和长老,而原本呼风唤雨的各地观主职位反而成了荣养之地。
人间三王的霸业却中途而废,牧野之战耗尽了三王的精神和体魄,不久三王相继就辞世,王位传到了他们无能的血脉之上,王权却被神通广大的公卿分割殆尽,神州再度分崩离析。
然后是奠定当今天下格局的列国伐楚之战,也就是第二次神仙战争。实际是道门荡魔院和三王的强大公卿们合作,讨伐赤凤神遗种的楚王金蝉。这一次道门轻松获得了胜利。三王的公卿获得了王位的奖励,三王的血脉几乎全部中断,而道门全部收回了三王在第一次神仙战争中获得的灵脉,租借给新的列王,重新成为了天下的至尊。
而齐良宵复兴三王之一的旧齐王之业,是三王血脉在天下最后的回声。
湖面的异象消失,安灵箫讲述完了天下之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