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a a a “拜见世子。”戚浔规规矩矩的行礼。
a a a a 傅玦被侍从们抬下来, 温和的问“怎不归家来此是想查案子”
a a a a 戚浔点头,“想来看看,不过世子来了, 那卑职”
a a a a 那卑职便可撤退了。
a a a a 戚浔这般想, 可还没说完, 傅玦道“那正好与我想到一处, 一同进去吧。”
a a a a 林巍和楚骞推着傅玦朝门口去, 戚浔欲言又止,到底没敢跑路, 待跟上来,便听傅玦道“戚仵作下值后还惦记着公务,难怪宋少卿看重你。”
a a a a 戚浔忙道“卑职不敢当,大理寺其他人对案子也是极为上心的。”
a a a a 傅玦转眸看她, “眼下并非上值, 你不必如此拘谨。”
a a a a 戚浔面上应是,心底却有些打鼓, 这位世子生的清俊绝伦,与她言语时,语气温和, 时而带笑, 似乎并非凶狠可怖之人,可戚浔忘不了他锋锐凌厉的骇人模样, 更不会忘记他在幽州战场上令西凉闻风丧胆的杀神名号。
a a a a 他好相与, 也不好相与,捉摸不定, 谁也不知何时会触他逆鳞, 戚浔自也一样。
a a a a 一入戏楼, 满堂华彩撞入眼帘,林巍带着管事迎上来,管事哈腰点头的带着众人往里头雅间去。
a a a a 傅玦虽坐着轮椅,却清贵不凡,风骨凛然,顿时引来许多注目,而北面戏台上,正有扮上的戏伶在咿呀做唱,待进了雅间,林巍问“外面唱的什么”
a a a a “回爷的话,眼下唱的风入松。”
a a a a 林巍拧眉去看傅玦,傅玦却不着急,而是看着戚浔,“饿了吧,想吃什么”
a a a a 戚浔眨眨眼,“咱们不是来”
a a a a 傅玦弯唇,“案子要问,饭也要吃,这个时辰也该用膳了,你不饿我可饿了。”他看向那管事,“将你们此处招牌菜与茶点上上来,再将你们的戏本子拿来。”
a a a a 管事一听要问案子,立刻面露紧张,应了一声便转身出门,不多时,精致味美的菜肴便被送了上来,管事又恭敬的送上戏本,以为傅玦要点戏。
a a a a 傅玦示意戚浔坐在自己身边,戚浔犹豫一瞬褪下斗篷落座,便见傅玦指着戏本问“如今不唱金锁记了”
a a a a 管事忙道“去岁唱了一整年,客人们都听乏了,因此今岁开年后便换了,今夜来不及了,您若是要听,后日可来店中。”
a a a a 傅玦又问“你们的掌柜何在”
a a a a “在后院,您要”
a a a a “将人叫来,刑部问案。”
a a a a 管事面色几变,立刻应声出门,傅玦将戏本合上,亦令林巍他们一道落座,又对戚浔道“先用饭,案子稍后再问。”
a a a a 林巍和楚骞几个落座,并不与傅玦客气,见戚浔有些局促,林巍道“戚仵作不必拘束,在幽州,主子常和底下兵将们一同用膳,这算不得什么。”
a a a a 戚浔也并不扭捏,脆声应了动筷,林巍和楚骞几个皆是粗人,很快用完了饭,戚浔细嚼慢咽,吃的专注,一抬眸,便见傅玦也端了茶,她连忙埋头扒饭,又因吃的急,猛地呛咳起来。
a a a a 傅玦看的笑了一声,又亲手给她倒茶,口中道“你连用饭都用的专心,不必着急,慢着些。”
a a a a 戚浔端起茶水喝了一口,面上沉稳,耳朵尖却有些发红,瞟傅玦一眼,却见他并无不耐,陈墨般的瞳底浮着笑意,显得宽容和煦,她收回目光,心道傅玦竟与她想象中有些不同。
a a a a 她用完饭时,管事早已带着掌柜侯在门外,傅玦将人唤进来,看着戏本问“你们戏楼里有哪几出戏是白鹿书院常清所写”
a a a a 掌柜的一听便知他们为何事而来,又认得林巍,立刻道“金锁记、青玉案,还有一出步步娇,此前金锁记广受好评,后面两出则难比及,常清年前,也就是腊月初的时候,说又写了个新本子,到时候卖与我们,可没料到他出了事。”
a a a a 楼中小厮撤下碗盘,只剩茶点,傅玦抿了口茶又问“他当时如何与你形容的后来你可曾告知其他人”
a a a a “他只说是个万分传奇的故事,有文戏又有武戏,比金锁记还要曲折,还有什么人鬼伸冤之说,当时小人听来,的确觉得与其他戏文不同,便十分期待。”
a a a a “他告诉小人之后,小人没告诉任何一人,因他早前几出戏本被别的戏班买走,此番小人自不愿走路风声。”
a a a a “吏部员外郎家的公子你可认得”
a a a a 掌柜和的管事对视一眼,管事低声道“刘家刘家公子。”
a a a a 掌柜的眼底微亮,“认得认得,他去岁过年的时候,常来我们戏楼,他来听过金锁记,还有一出南燕归也十分喜欢,他还要过戏文看。”
a a a a “南燕归今日可还有这出戏”
a a a a “今日暂没了,我们的戏文都是有定例的,每月哪几日唱什么,一早便定好的,最近的南燕归是后日上元节晚上唱。”
a a a a 傅玦沉吟片刻,“他来你们戏楼只听戏可还有别的嗜好”
a a a a 掌柜的微愣,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,林巍忍不住道“他可与你们班子里的戏伶们相熟”
a a a a 掌柜反应过来,先是摇头,随后道“没见他特别喜欢谁,不过,当时他连着几日来听南燕归,后来要了戏文不说,还去后厢见过南燕归的戏伶,至于说了什么,小人便不知了。”
a a a a “当时那些人如今在何处”
a a a a “也在戏楼里,不过如今各有各的戏搭子,拢共十来人呢,您听,当时的青衣,便是此刻唱着的这位。”
a a a a 一窗之隔,外头戏台上的咿呀软语徐徐传来,掌柜的见他们凝神细听,又将轩窗推开,窗户一开,戏台上的景致便能一览无余,曲乐更为清晰,唱词乃是南音,戚浔和傅玦只能听懂个大概。
a a a a 傅玦知晓要集齐当日众人多有不便,于是吩咐林巍,“你们几个跟着掌柜的去找当时的人,问问刘希当是去找他们所谓何事。”
a a a a 林巍应是,跟着掌柜二人出了门,待门一关,屋内便只剩下戚浔和傅玦二人,戚浔忍不住道“刘希喜欢那出南燕归,还要了戏文,若他当真与哪位戏伶相好,必定是南燕归中的人无疑了。”
a a a a 微微一顿,她又道“不过我看他的屋子,他本是苦学之人,当是十分想考中状元的,可考前忽然迷起听戏,似乎有些奇怪。”
a a a a 傅玦道“他家中对他给予厚望,若他不堪重压,想以此来消遣也不是不可能,且他年纪尚轻,定力不足,一二回便沉溺其中也是寻常。”
a a a a 戚浔狐疑道“听戏也会上瘾不成”
a a a a 言毕,她仔细听外间传来的唱词,傅玦见状也静听起来,只听那女声婉转娇媚,清扬悦耳,的确合了风入松的戏名,而细听之下,戏文文采斐然,辞藻华丽,正唱到男女情浓之时。